引言:又到“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10年。10年前,汶川留下刻骨铭心的创伤,无数人为之震颤、为之哭泣。而今,汶川更像是一扇自信自强的窗口,映照着中华民族挺立不屈、矢志复兴的新传奇。 曾记否?在灾区群众的眼里,他和别的志愿者不同,多一个转业待安置上校军官的身份,多一个志愿者突击队队长的头衔。但在他的眼里,多的是一份军人的责任,多的是一份军人的使命。 这是一群已确定转业等待安置的军队干部,今年他们就要脱下心爱的军装,告别火热的军营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是无声的战斗动员令,再次吹响了集结的冲锋号,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灾情就是命令、拯救就是任务,时间就是生命。他身披征衣,毫不犹豫走上了“战场”,战石流、扒废墟、转运物资、抢救伤员,彰显军人特别能吃苦、敢于负责的精神,勇当抗震救灾组织者、指挥者,志愿者突击队队长——原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武装部部长王军,上校军衔。 他率领36名志愿者冲在第一线,奔赴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泰安古镇抗震救灾,经过两天一夜奋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边开进边搜救,搜寻遇难者遗体3具,掩埋遇难者遗体数具,通过不同方式协助转运安抚受伤群众20余人……他们用汗水和鲜血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画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给自己的军营生活划上了完满句号——告别军旗前的拼搏——摘录2008年6月25日原成都军区《战旗报》第四版,7月3日《中国国防报》第四版。 他情系灾区参加成都市委市政府派出的走访工作组——“政府与你心连心,抗震救灾手牵手”;他心系安置点考察巡访,重访青城山泰安古镇;参加成都市市民考察团赴都江堰市现场考察安置点社区管理和服务情况……表现突出,深受社会各界赞扬。2008年11月6日被中共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10年后的今天,我与你们同样带领着一支1640余人的国土队伍,战斗在南充,肩负历史重任、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务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务必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务必全面落实省委、市委、省厅党委,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一系列会议部署,按照市委坚决打赢“六场攻坚战”、坚决打赢“三场持久战”,抓好”五大统筹”总安排,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美丽国土建设,深入扎实开展“三大活动”,为实施“15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贡献国土力量。
(责任编辑:局信息宣传中心) |